我们能发现,用50%固含量的粘合剂,既低固含量的粘合剂去复合镀铝膜,转移现象也会好很多。这正是因为低固含量的粘合剂在交联过程中,形成的网状结构没有高固含粘合剂形成的网状结构致密,产生的内应力不那么均匀,不足以密集地均匀作用在镀铝层上,从而缓解或消除了镀铝转移现象。
一般的镀铝胶除去主剂与普通粘合剂的主剂略有不同外,固化剂一般也比普通粘合剂要少,这里也有减少或缓解固化过程中粘合剂交联产生内应力的目的,以减少镀铝层的转移。所以我个人认为“采取高温快速固化的方式来解决镀铝层转移”这个方法是不可行的,反而会适得其反。现在很多厂家在复合镀铝膜时都采用了水性粘合剂,从水胶的结构特性来看,应该也可以佐证此观点。







目前许多企业在签订合同时,在执行标准一栏,大多写执行国家或行业的有关标准一栏,大多写执行国家或待业的有关标准,而目前这个标准应该是空的。也就造成了供需双方无标准执行的尴尬局面,也造成双方的验收和投诉难以理顺的问题。
还好,目前很企业在解决镀铝层迁移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,并取得了很多的成绩。如北京高盟化工有限公司连续推出了代镀铝膜胶YH501S(50%)、第二代镀铝膜胶YH501S(75%)、第三代镀铝膜YH501SL。为有效缓解国产镀铝膜在复合时的迁移,提高镀铝层的剥离强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。
我们在做镀铝膜的剥离试验时,可以看到一个现象。破坏一般都发生在镀铝层-PET(CPP)界面,而且只有镀铝层发生大部分转移,剥离强度才会显著降低。关于详细的探讨清参阅《塑料包装》2000年第4期上刊登的《YH501S在PET/VMCPP复合膜上的应用》一文,该文对镀铝膜复合剥离强度的影响有详细的探讨。结论是采用镀铝膜复合胶剥离强度会有大幅度提高。
提到白点、气泡,许多人都有这方面的经历并有相应的解决经验,实际生产中我们也发现影响因素较多。由于机器、人员等为已定条件,印刷膜为上一工序的半成品,因此我们对白点问题所做的对比生产实验,是以胶水、部分工艺参数作变量来满足生产需求的。
从实验情况看胶水确实是主要因素之一,如C胶水可以用较少上胶量就能达到满意的消除白点效果,因此选择合适的胶水配合相应的工艺,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不难。但生产实验中还是有一些环节值得我们留意
您好,欢迎莅临华福包装,欢迎咨询...